發布時間:2025-05-15 人氣:88 作者:天之恒
加拿大醫療器械市場準入的核心監管機構為加拿大衛生部(Health Canada),其下屬的醫療器械局(Medical Devices Directorate)負責制定和執行相關法規。
加拿大醫療器械監管體系以《食品藥品法》(Food and Drugs Act)為基礎,配套《醫療器械法規》(Medical Devices Regulations, SOR/98-282)構建起覆蓋產品
全生命周期的監管框架。該體系通過風險分類管理、技術文件審核、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及上市后監督等環節,確保醫療器械的安全性、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。
一、監管機構與法規體系
加拿大衛生部是醫療器械監管的最高權威機構,其職責涵蓋產品注冊審批、市場準入許可、生產質量監督及上市后安全監測。監管法規以《醫療器械法規》為核心,
明確要求所有在加拿大市場銷售的醫療器械必須獲得相應許可:低風險產品(I類)需取得醫療器械營業許可證(MDEL),中高風險產品(II、III、IV類)則須通過醫療器械許可證(MDL)
審批。法規還規定,II類及以上產品必須通過醫療器械單一審核程序(MDSAP)認證,該認證整合了加拿大、美國、澳大利亞、巴西、日本五國監管要求,成為進入國際市場的關鍵通行證。
二、風險分類與注冊路徑
加拿大采用四級風險分類體系:I類為低風險產品(如醫用口罩),II類為中低風險(如超聲診斷設備),III類為中高風險(如心臟起搏器),IV類為最高風險(如人工心臟)。不同類別對應差異化注冊要求:
I類器械:僅需完成MDEL注冊,重點審核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及分銷設施合規性。
II類器械:需提交技術文件、MDSAP證書及標簽資料,審核周期約19天。
III/IV類器械:除基礎文件外,須提供臨床評估數據、非臨床研究報告及風險管理文件,III類器械審核周期達79天,IV類器械延長至94天。
三、核心注冊要求
技術文件準備
需包含產品描述、設計原理、制造工藝、性能驗證報告、臨床前及臨床試驗數據、風險分析報告等。IV類器械還需提交長期安全性追蹤數據。
質量管理體系
必須符合ISO 13485標準,并通過MDSAP認證。該認證需由加拿大認可的第三方機構執行,每年進行持續合規性評估。
臨床證據要求
II類器械需提供等效器械比對數據或有限臨床數據;III類器械須開展實質性等同比較或臨床試驗;IV類器械則需提供多中心臨床試驗結果,證明其安全性和療效優于現有療法。
標簽與語言規范
產品標簽需以英法雙語標注,包含唯一設備標識符(UDI)、使用說明、禁忌癥及聯系方式。廣告宣傳不得夸大療效,須經Health Canada事前審核。
四、注冊流程與時間線
注冊流程包括:分類確認、文件準備、MDSAP認證、在線申請提交、技術審核、現場檢查(針對高風險產品)、審批決定及證書發放。II類器械平均審批周期為39天,III類器械
因涉及臨床評估,周期可延長至189天。值得注意的是,若審核中需補充資料,企業須在10個工作日內響應,否則可能面臨拒批。
五、上市后監管要求
獲證后,企業須每年11月前更新注冊信息,并繳納年費。同時需建立不良事件監測系統,48小時內向Health Canada報告嚴重傷害或死亡案例,10日內提交非嚴重事件報告。監管部門
可隨時開展飛行檢查,核查生產質量體系持續合規性。
加拿大醫療器械監管體系以科學嚴謹著稱,其風險分層管理、MDSAP強制認證及全生命周期監督機制,既保障了公眾健康權益,也為全球醫療器械企業進入北美市場提供了明確路徑。
企業需提前規劃注冊策略,確保從研發到上市各環節符合法規要求,以順利進入這一全球第八大醫療器械市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