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06-18 人氣:35 作者:天之恒
巴西作為南美洲最大的醫療器械市場,其注冊認證體系以嚴格性和規范性著稱。該體系由巴西國家衛生監督局(ANVISA)主導,依據《健康法令法》第6.360號
(1976年)及后續修訂法規(如RDC 16/2013、RDC 751/2022)構建,旨在確保醫療器械的安全性、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。
一、產品分類與風險管控
巴西將醫療器械按風險等級分為四類:I類(低風險,如繃帶)、II類(中低風險,如輸液管)、III類(中高風險,如人工關節)、IV類(高風險,如植入性心臟瓣膜)。
風險等級越高,監管要求越嚴格。IV類產品需通過最嚴格的測試和監管審批,注冊有效期為10年,可延續注冊;而I、II類產品的注冊則為永久有效。此外,巴西還根據產品用途
將醫療器械細分為診斷類、治療和手術類、植入和介入類等7個類別,進一步細化監管要求。
二、注冊流程與核心要求
境外制造商進入巴西市場需完成以下關鍵步驟:
指定巴西代表(BRH):所有境外制造商必須委托當地代表(BRH)提交注冊申請,證書由BRH持有。
技術文件準備:需提交產品描述、設計制造信息、性能標準、風險分析報告(符合ISO 14971)、臨床數據(高風險產品)、生物相容性測試報告(ISO 10993)、電氣安全測試報告
(IEC 60601)等。文件需翻譯為葡萄牙語,若原始文件為其他語言,需提供經過認證的翻譯件。
質量管理體系認證:需符合ISO 13485或GMP標準。III、IV類產品需通過巴西GMP認證,且制造商可能需接受ANVISA的現場檢查。
注冊申請提交:通過ANVISA在線系統提交申請,I、II類產品為“Cadastro”備案,III、IV類產品為“Registro”注冊并需工廠審核。
技術審查與審批:ANVISA審查文件完整性、技術合規性,高風險產品可能需現場檢查。審查通過后頒發注冊證書。
三、最新政策與趨勢
近年來,巴西ANVISA持續優化注冊流程,推動國際接軌:
簡化高風險產品注冊:2024年新規(IN 290/2024)允許已獲澳大利亞、加拿大、美國、日本認證的III、IV類產品,可基于外國認證簡化注冊。
數字化與自動化:強化SGR平臺功能,支持電子申請和簽名,縮短審批時間。
國際標準對接:加強與國際監管機構合作,認可CE、FDA等認證,減少重復評估。
市場監督強化:要求定期提交不良事件報告和市場監控數據,確保產品持續合規。
四、合規成本與時間框架
注冊費用根據產品分類和企業規模而定,I類約6,000-12,000巴西雷亞爾,IV類約18,000-36,000巴西雷亞爾。注冊時間方面,I、II類約3-6個月,III、IV類需6-12個月或更長。
此外,還需考慮GMP認證、文件翻譯、法律服務等額外費用。
五、持續合規要求
注冊后,企業需遵守ANVISA的市場監督規定,包括:
進口許可:即使產品獲得注冊,仍需申請進口許可方可進入巴西市場。
變更管理:產品或工藝變更需通知ANVISA,必要時更新注冊文件。
市場監控:定期報告設備性能和安全問題,確保產品持續符合法規要求。
巴西醫療器械注冊認證體系以風險分級管理為核心,通過嚴格的法規框架、技術審查和市場監督,保障公眾健康安全。企業需深入理解法規要求,提前規劃注冊策略,以高效進入巴西市場。